发布时间:2014年12月07日
陪伴宝宝一天天快乐地成长,是每个爸爸妈妈的最开心的事,但是宝宝的成长过程中难免有小病困扰着年轻的爸爸妈妈,每当孩子厌食、不睡觉、咳嗽、腹泻时,我们多半会选择带小孩去医院检查,紧接着宝宝就得不停地打针和吃药。整个过程下来,既费时又费钱,还得担心药物的副作用。如何让孩子健康成长呢?就让中医爸爸教你一个妙招——“捏”出健康的宝宝。
这里的“捏”指的是捏脊。小儿捏脊主要是通过捏、提等按摩手法作用于背部的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。督脉总督一身阳气,膀胱经为脏腑背俞穴所在。通过捏脊刺激督脉和膀胱经之气,可达到调理脏腑、增强体质的目的,比较适合应用于小儿脾胃虚弱所引起的疳积、消化不良、厌食、慢性腹泻、呕吐、便秘,或者肺气虚引起的慢性咳嗽、哮喘缓解期等慢性疾病。对于健康的宝宝,捏脊可使其五脏六腑功能更快地趋于完善,并可通过提升其脏腑功能、加强全身气血运行,而间接达到增智的效果。此外,对于小儿的一些怪癖,如特别胆小、爱哭、咬指甲、脾气暴躁等也有明显改善的效果。实验室检查也证实,捏脊可提高小儿的免疫功能。尤为重要的是,通过每次捏脊过程中,和宝宝的“亲密接触”,能安抚宝宝的情绪,增进亲子感情哦!
那么问题来了,捏哪里?怎么捏呢?
捏脊的部位为脊背的正中线,从尾骨部起至第七颈椎。即沿着督脉的循行路线,从长强穴直至大椎穴。在脊背两旁,是膀胱经循行的部位。膀胱经是人体循行部位中,最广的一条经脉,它联系着人体其它的腑脏。而肺俞、心俞、肝俞、胆俞、脾俞、胃俞等穴位,都在膀胱经上。
捏脊的时候,让宝宝伏卧在床,脱去上衣,露出整个背部,最好是卧平卧正。先把手暖暖,然后轻轻地抚摸后背,消除抵触情绪,捏脊时自尾骨的凹陷处(也就是长强穴)起,一直向上捏至颈部,一般是从下往上捏。刚开始给宝宝捏的时候每次不要超过5遍,手法要轻;等孩子慢慢适应了,再逐渐在手上加点力,增加次数,但每次最多也不要超过10遍。捏脊完成后,宝宝背部的肌肉比较紧张,这时再用手掌从上自下,沿着脊椎向两边分推;最后再沿着腋下轻轻向下抹5遍,起到宽胸理气的作用。这样,整个捏脊就全部完成了。有些宝宝在捏脊的过程中都会微微出汗,还有一些可能会不配合,会哭闹,更是一身的汗。所以捏脊后一定要给宝宝喝温开水,一是补充水分,二是预防感冒,三是利于体内毒素的排出。
捏脊的注意事项又有哪些呢?
1、时段:捏脊在早晨起床后或晚上临睡前进行疗效较好。捏脊前要露出整个背部,力求背部平、正、肌肉放松;
2、温度:捏脊时室内温度要适中,捏脊者的指甲要修整光滑,手部要温暖,手法宜轻柔、敏捷,用力及速度要均等,捏脊中途最好不要停止;
3、时间:每次捏脊时间不宜太长,以3~5分钟为宜;
4、手法:①开始做时手法宜轻巧,以后逐渐加重,使小儿慢慢适应。②要捏捻,不可拧转。③捻动推进时,要直线向前,不可歪斜;
5、年龄:捏脊疗法适于半岁以上到7岁左右的宝宝。年龄过小的宝宝皮肤娇嫩,掌握不好力度容易造成皮肤破损;年龄过大则因为背肌较厚,不易提起,穴位点按不到位而影响疗效;
6、禁忌:宝宝背部皮肤有破损,患有疖肿、皮肤病;
您是否也想试试这种简单有效的方法呢?赶紧行动吧,您也能“捏”出健康宝宝!
作者:余晓彬,国医之家内分泌治疗组医生
咨询电话:010-64326618 (酒仙桥)
010-84070345 (海运仓)
版权所有:国医之家 备案号:京ICP备06015272号-1
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3564号
特别声明:本站内容仅做参考,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。